11月20日,图书馆党总支理论学习中心组在三楼党建活动室开展集体学习,从习近平主席旧金山之行感悟“道之所在”。党总支书记王士卿主持会议,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参加会议。
应美国总统拜登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于14日至17日赴美国旧金山举行中美元首会晤,同时应邀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四天时间里,10余场双多边活动,举世瞩目,习近平主席同各方密集互动,为中美关系引领航向,为亚太合作擘画蓝图,为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发展繁荣注入强大信心与动力。

会议透过习近平主席的“旧金山时间”,深入学习了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习近平主席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中美元首会晤精神;习近平主席在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上的演讲;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书面演讲。
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为亚太面临的新的时代之问破题,推动亚太合作再出发——坚持创新驱动;坚持开放导向;坚持绿色发展;坚持普惠共享。“我们应该秉持亚太合作初心,负责任地回应时代呼唤,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全面落实布特拉加亚愿景,建设开放、活力、强韧、和平的亚太共同体,实现亚太人民和子孙后代的共同繁荣。”习近平主席的话赢得与会各经济体领导人广泛赞同。
在同拜登总统举行中美元首会晤时,习近平主席说,“中国始终致力于构建稳定、健康、可持续的中美关系。同时,中国有必须维护的利益、必须捍卫的原则、必须坚守的底线。”双方谈到了很多分歧和敏感问题。习近平主席深入阐述了台湾问题上的原则立场,还就经贸科技问题表明了中方的立场。他说,中国没有超越或者取代美国的规划,美国也不要有打压遏制中国的打算。“共同树立正确认知”“共同有效管控分歧”“共同推进互利合作”“共同承担大国责任”“共同促进人文交流”,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五个共同”为中美关系的稳定发展浇筑起五根支柱。
抵达旧金山的第二天晚上,习近平主席出席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面向美国人民发表了演讲。继当天在中美元首会晤中强调“共同努力浇筑中美关系的五根支柱”之后,习近平主席再次用到“浇筑”这个词语——“中美关系的根基是由人民浇筑的”。在这场演讲中,习近平主席继8年前在美国西雅图演讲时忆及梁家河岁月后,再谈深植心中的人民情怀。他说,“从那时到现在,半个世纪过去了,在人民中间让我觉得踏实,同人民在一起让我有力量。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就是我终生的信念。”致人民,致信念,致根魂,这是大国领袖的深情告白,也是全世界听得懂的知心话语。
习近平主席在向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发表的书面演讲中,与世界分享他的深邃思考——开放包容是亚太合作的主旋律;共同发展是亚太合作的总目标;求同存异是亚太合作的好做法。语言精辟,蕴含哲理。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与力量,让思想之光照亮前行方向。“亚太不能也不应该沦为地缘博弈的角斗场,更不能搞‘新冷战’和阵营对抗”“唯有合作才能发展,不合作是最大的风险,搞‘脱钩断链’对谁都没好处”……掷地有声的中国立场,知行合一的中国方案,为亚太持久稳定、繁荣发展凝聚力量。
习近平主席曾说:“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旧金山之行,正是为国家担当、对世界尽责的行道之举。
会上,参会人员还学习了换届纪律要求“十严禁”;研究通过了图书馆迎接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汇报材料。
文:朱瑞娟 图:赵晓芳 审核:李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