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本馆新闻 >> 正文

爱心捐书故事系列之十六 海派名家名扇蕴芳华——记上海校友刘裕平第二次向母校捐赠画集189册

发布时间:2023-05-30点击:(

2023年2月份,严冬渐去,初暖乍寒,新学期伊始,上海校友刘裕平便向青岛科技大学图书馆,捐赠了189册画集(共五箱,重达163公斤)。这是刘裕平老师继2020年12月捐赠280册画集后第二次捐赠。在大家纷纷向他表示由衷的感谢和敬意之时,刘裕平谦逊地说,“三年疫情,书画活动少了很多,绵薄之力,不成敬意。”轻轻的一句话,背后蕴藏多少对于母校的赤诚深情,听者心里自有一番体悟。

对于持续关注爱心捐书故事的读者,记忆尤深,刘裕平第一次捐画集后,图书馆撰写了一篇《闳约深美》,文中记叙了刘裕平老师如何报考青岛科技大学、如何度过四年珍贵时光以及毕业后献身心爱的橡胶行业等,他后来担任上海校友会会长十年时间,近几年则担任了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上海记者站站长。上海为海派文化的滥觞之地,书画活动异常繁荣,刘裕平作为电视书画频道上海记者站站长,不辞劳苦地宣传推介各项书画活动亦乐在其中。

1.jpg

在清点这批厚重且装帧精美的画集时,发现品种丰富且颇具艺术审美趣味,如《上海书画家丛书》《扇结良缘——海派名家名扇集锦》(上、下册)《崇明印象》《从塞纳河到黄浦江》《遇见弘裔》等。鉴于上次的爱心捐书故事中传达了些微的海派绘画艺术精神,这次便选了《扇结良缘——海派名家名扇集锦》,从名扇角度切入,将其艺术之美做个分享,得以让大家领略这些画集的灼彩光华,体悟刘裕平捐赠画集让师生读者润泽思想之心境。

2.jpg

海派文化其本质为中西融合,吐故纳新,包容谦和,明朗细腻。扇子在中国已有几千年历史,扇面画则始于宋代,盛行于明清。海派名家几乎都是画扇的高手,“小扇面,大文化”,文人墨客在扇面上留下精彩的题诗、书法和绘画,抒情表怀,趣味无穷。海派大家谢稚柳擅长书法、绘画,书法方面,清秀飘逸,俊丽多姿;绘画方面,擅长花鸟、山水人物,温婉明快,气质淳厚。《扇结良缘——海派名家名扇集锦》选了谢稚柳的《荷花小鸟图》扇面画,谢稚柳钟情荷花,其画法恬淡活泼,端静圆润。一只鸟儿站在画面的左上方,正回眸凝望,硕大的水墨荷叶,舒展自如,微微露出的红色荷花花瓣笔法纤细精妙,清丽动人。整幅作品充满逸趣,笔墨洒脱,奔放自如,显示了谢稚柳不凡的绘画修养和超逸的绘画技巧。

3.jpg

“吾尝以山水作字,而以字作画。凡画山,不必真似山,凡画水,不必真似水。”海派山水画一代宗师,也是中国近现代艺术史上的一代巨匠黄宾虹曾这样表述。黄宾虹晚年所作山水,笔力圆浑,墨华飞动,正合了他诗句“浑厚华滋我民族。”他71岁还登黄山,90岁仍痴心作画。他的扇面画《云林笔意山水》气韵幽恬深远,让人心生闲逸、舒朗之情。“淡墨皴擦,逸笔草草”。画面左侧山脉自高至低蜿蜒而下,在平阔处有一小亭子,亭子下两位高士相对而坐,或闲谈或静思,他们沐浴在山脉和草木的庇护中,自在洒脱。整幅画作犹如一隽美的琵琶乐曲,清清琮琮,在耳旁余音袅袅,让人心生神往。

4.jpg

翻阅《扇结良缘——海派名家名扇集锦》,我们还能欣赏到程十发的人物画扇面的天趣,沈尹默的书法扇面的秀润灵动、钱瘦铁的山水画扇面的朴拙,唐云的花鸟画扇面的幽恬等,从诸多名人名画中感受中国博大精深的绘画艺术、书法艺术,这种感受化为脉脉的精神滋养,使得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温润又坚实地传承下去。

感谢远在上海的刘裕平心系母校,馈赠母校如此之多的书画册。精神涵泳,源远流长。愿科大学子勤于读书,浸润艺术,厚实博雅素养,不负青春,将来成为国家栋梁。

文:赵晓芳 审核:李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