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4日下午1时许,崂山校区二楼文学书库便开始陆续涌进了面带兴奋的学子,有自高密校区风尘仆仆赶来的,有从四方校区乘375公交车赶来的,当然,更有崂山校区本府的学子。他们来做什么?原来,今天有一个重大的活动——传媒学院、图书馆联合征稿颁奖典礼即将举办。
下午1时50分,校党委副书记张淑华及相关职能部门领导来到了这里。他们坐在了铺着酒红色绒布的主席台前,他们身后的墙壁上,悬挂着的正是岛城知名书法家宋文京老师的字:“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字体拙朴里透着秀逸,这和当下的颁奖典礼有暗合的趣味。

主席台一侧,已经有排好四支队伍的获奖同学,他们一边静静立着,一眼不眨地盯着主席台,一边按捺住像小鹿般的心跳——等待着灯光打在自己身上,等待着自己的名字亮起来……作为从拟征稿启事到最后评定奖项的笔者,穿梭在他们之间——彼时最担心的是他们证书上的名字和他们的名字没有对应起来,担心他们拿不到自己的奖品,这些过于细微的担心时而被同学们的名字淹没,那些跳跃在眼前多日里的作者名字终于不再是符号,而是一个个青春四溢的学子,美丽的,文静的,冷峻的,羞涩的……当见到书写《< 优秀的绵羊>读后》孙佳同学,分外亲切,她已在中秋佳节专题时投过一次稿,未载出,她这次以强大的文笔实力获得二等奖,她的这篇文章显现了其深刻的洞察力。还见到了一等奖朗悦希同学、王越同学,几天前刚刚评过她们的文章,不想气势高远的文字也好,犀利有加的文字也好,背后的作者竟都是美少女,还有文笔细腻优美的《散落云边的爱》的作者王姝鑫同学,亦是清秀文雅,这三位一等奖同学真真组成了玫瑰三人组……青春有迷茫吗?有向上吗?有倾慕与神往吗?有俯视大地吗?有的,在这三位美丽的女孩子心里都有。
获奖队伍里的文思在空气中涌动——主席台上的张淑华副书记则开始祝贺获奖的学子,看到大家今日聚在崭新的文学书库里,她深感欣然,读书明理是学生之大事,她勉励学子们多读书、多思考、多书写,日有所思,月有所进,乃青春也。
图书馆李明馆长大踏步走到主席台一侧,他指着墙上的“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进行诗意解释与引申。作为省教学名师、博士生导师的李明馆长,有深厚的人文素养,脚踏大地,仰望星空,孜孜不倦,求索不已,这些词语用在他身上竟是如此恰如其分。他发自内心又充满挚情的话语在师生们心间掠过激越的风……

获奖的同学们次第走上主席台,他们手捧印着自己名字的红红获奖证书,捧着奖给自己的崭新的茅盾文学奖书籍,欢喜又羞涩。
像一团团欢跳的波浪,慢慢地散开去,拿到证书和新书的同学,眉眼上飞着笑,边行走边端详。
文学书库的书架正静静矗立,默默瞩望着眼前的一切……
这是一个思索的时代,这是属于青春的时代,这是追逐读书的时代。
在步出文学书库时,看到一位同学获奖证书上的名字,笔者由衷地赞美她优美流畅的文笔,她的脸上泛出盈盈的惊喜波光……
获奖的同学们要返回高密校区、四方校区,还有本校区,大家就像大河分成小溪,流向不同的方向,总有一天,他们会变成自己的大河……
(文:赵晓芳 图:杨奇斌 赵晓芳 审核:李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