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本馆新闻 >> 正文

青岛科技大学 ESI 学科竞争力分析报告(节选)

发布时间:2017-11-07点击:(

2017 年 9 月数据显示,本期全球共有 5533 个机构进入世界 1%,我校位列第1619 名,排名百分位 0.29;其中中国大陆共有 212 个高校进入世界 1%,我校位列第 95 名,排名百分位 0.45。本期山东省共有 12 所高校排名进入世界前 1%。

我校共有 3 个学科进入世界前 1%,分别为:“化学” 、“材料学”、“工程学”。2015 年至 2017 年,青岛科技大学在全球 ESI 排名中的位次相对平稳,但在中国大陆高校 ESI 排名中的位次则呈现缓慢后退趋势。

青岛科技大学 ESI 学科竞争力分析报告——化学(节选)

本期“化学”学科全球共有 1169 个机构进入世界 ESI 前 1%,我校位列第421 位,排名百分位为 0.36;中国大陆地区进入世界 ESI 前 1%的高校中,我校位列第 45 位。排名高于青岛科技大学且最近的 5 所高校分别为东华大学、西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和南京理工大学。与这些高校相比,我校发文量和被引频次相对较少,篇均被引频次高于南京理工大学和西北大学。

总体来看,“化学” WoS 论文数和总被引频次在我校 22 个学科中均排名第一,历年变化趋势显示我校“化学”学科每年的发文量相对稳定,论文数量和被引频次在 2012 年时处于谷底,但最近四年论文数量大幅增加,被引频次有望同步增加。

9 所省属 ESI 高校中,我校发文量、总被引频次和横向合作论文百分比均最多,同时论文被引百分比也较高,显示了强大的“化学”学科实力。但国际合作论文百分比仅为 6.75%,在 9 所高校中排名第 6,远低于青岛大学的 25.63%,显示我校“化学”学科在国际合作方面应该加强,且有很大提升空间。我校“化学”学科规范化的引文影响力(CNCI)为 0.88,说明我校“化学”学科的论文质量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及部分省属高校。未来在保持现有论文发文量的基础上,若能提高“化学”学科论文整体的引用表现,达到或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可有效提升化学”学科的 ESI 排名。

截至 2017 年 9 月 14 日,青岛科技大学“化学” 学科高被引论文为 11 篇,其中包括,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发表 6 篇,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发表 2 篇,环6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发表 2 篇,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发表 1 篇。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生态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李明发表热点论文 1 篇。

建议:相比于其他省属学校,我校“化学”学科的国际合作比例较低,可通过加强国内外交流合作,进一步提高学校“化学”学科的 ESI 排名。

青岛科技大学 ESI 学科竞争力分析报告——材料科学(节选)

2017 年 9 月数据显示,本期全球共有 5533 个机构进入世界 1%,我校位列第 1619 名,排名百分位 0.29;其中中国大陆共有 211 个高校进入世界 1%,我校位列第 94 名,比上一期前进一个位次,排名百分位 0.445。本期山东省共有 12所高校排名进入世界前 1%。我校共有 3 个学科进入世界前 1%,分别为:分别为:“化学”、“材料学”、“工程”。 2015 年至 2017 年青岛科技大学全球排名总体相对比较平稳,最近两期呈现上升趋势。

本期“材料科学” 学科全球共有 792 个机构进入世界 ESI 前 1%,我校位列第 561 位,排名百分位为 0.71;中国大陆地区进入世界 ESI 前 1%的高校中,我校位列第 72 位。我校 22 个学科中“材料科学” 发文总数和总被引频次均排名第二,学科规范化引文影响力(CNCI)为 0.90,近 10 年论文整体引用表现较好,接近全球平均水平。

9 所山东省省属 ESI 高校中,我校材料学科规范化的引文影响力(CNCI)排名第四,高被引论文数量只有一篇,排名靠后,总被引频次和横向合作论文百分比排名第四,发文量和国际合作论文占比排名第五。总体来看,我校“材料科学” 论文数量和被引频次相对偏少,要想进一步提升学科排名,必须尽可能提高论文总量和总被引频次,特别是被引频次数量亟待提高。

2017 年 9 月数据显示,本期全球共有 5533 个机构进入世界 1%,我校位列第1619 名,排名百分位 0.29;其中中国大陆共有 211 个高校进入世界 1%,我校位列第 94 名,排名百分位 0.45。本期山东省共有 12 所高校排名进入世界前 1%。

我校共有 3 个学科进入世界前 1%,分别为:“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 2015 年至 2017 年青岛科技大学全球排名呈现缓慢下滑趋势,本期排名下降 12 个位次,中国大陆 ESI 高校排名总体相对比较平稳。

青岛科技大学 ESI 学科竞争力分析报告——工程学(节选)

本期“工程学”学科全球共有 1305 个机构进入世界 ESI 前 1%,我校位列第 1118 位,排名百分位为 0.85;中国大陆地区进入世界 ESI 前 1%的高校中,我校位列第 104位。排名高于青岛科技大学且最近的 5所高校分别为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华侨大学和西北大学。与这些高校相比,我校“工程学”学科发文量和被引频次相对较少,高水平论文数量最多,表现突出。

总体来看, “工程学” 论文总数在我校 22 个学科中排名第三,总被引频次排名第四,学科规范化引文影响力(CNCI)在所有学科中位居第二,近 10 年论文整体引用表现较好,超过全球平均水平。历年变化趋势显示我校 ESI“工程学”学科每年的发文量和被引频次均不是太多,论文数量和被引频次在 2011 年时处于谷底,最近几年论文数量大幅增加,被引频次有望同步增加。

9 所省属 ESI 高校中,我校发文量和总被引频次均排名第五,较上期有小幅度下降;我校国际合作论文占比排名第五,与青岛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和山东农业大学有一定差距;本期我校横向合作论文百分比为 1.59%,与上期相比提高 1.2个百分点,在校企合作发表论文方面有很大的提升;高被引论文数量上我校位居前列, “工程学” 高被引论文共有 13 篇,仅低于青岛大学和济南大学。我校“工程学” 学科规范化的引文影响力(CNCI)为 1.6,在 9 所高校中排名第四,领先全球平均水平和大部分的省属高校,仅低于滨州医学院、青岛大学和曲阜师范大学,与曲阜师范大学 CNCI 值差距仅为 0.17,与青岛大学的差距缩小为 0.37。未来在保持现有论文被引表现的基础上,若能提高“工程学”论文整体的引用表现,则“工程学” CNCI 值有望赶超曲阜师范大学。

截至 2017 年 9 月 9 日,青岛科技大学“工程学” 学科高被引论文为 13 篇,其中包括,自动化与电子工程学院发表 7 篇,化工学院发表 3 篇,化学与分子工程发表 1 篇,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发表 1 篇,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发表 1 篇。

建议:进一步提升“工程学” 学科排名,必须尽可能提高论文总量和总被引频次,特别是被引频次数量亟待提高。建议学校对有贡献的作者进行奖励,并鼓励师生进一步加强国内外论文合作,以期提高学校“工程学” 的 ESI 排名和论文的被引频次。